2016年1月27日下午,孙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少年宫召开,孙吴县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薛文代表法院向大会主席团和与会代表作报告。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
主动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审判工作扎实推进
一年来,我院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受理各类案件1867件,同比增长52%,结案 1729件,结案率93 %,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受理执行案件543件,执结495件,收案同比增长64%,执结率9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执行标的额1391万元。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受理各类刑事案件80件,审结75件,判处各类罪犯89人。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调解率达到88%,被告人自动履行赔偿款175.61万元,被害人及家属及时得到经济赔偿和精神慰藉。妥善化解民事纠纷。受理民商事案件 1230件,审结 1147件,在受案增长56%的情况下,结案率达到93%,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解决诉讼标的额4872万元。积极促进依法行政。受理并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4件,执结行政非诉执行案件3 件。加大强制执行力度。采取查封、扣押、冻结,依法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 197次,司法拘留11人。对10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给予司法救助15.5万元。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措施,司法改革逐步深入
深化“巡回审判”。以“巡回审判”方式审结案件564件,占民商事案件的49%。改进服务方式。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开通集案件流程查询、信访、投诉处理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热线12368和“诉讼无忧网”,尝试微信、微博、网上立案的新路子。老、弱、病、残当事人由专人导诉,帮助联系法律援助,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近10万元,让有困难的老百姓都能打得起“官司”。改进调解方式,尊重当事人意愿,调撤案件547 件。推进“阳光司法”。出台司法公开实施细则,开通门户网站,实行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的“三大平台”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群众280余人次旁听庭审。上网裁判文书857份,上网率69%。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503件,占诉讼案件的41%,同比提高20.76个百分点。
强化思想教育,锤炼过硬素质,队伍建设稳步提升
加强作风、纪律教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严肃查究“四风”问题,深化问题整改,确保作风建设常效开展。加强审判技能培养。鼓励并安排新招录的5名法官助理、10 名辅警参加司法资格考试和系统知识学习,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加强物质基础建设。启用数字化法院管理系统、立案服务远程监控系统、执行指挥中心系统和纪检监察远程终端。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正阳山法庭办公楼主体已竣工,沿江法庭基础已完成,重新修缮了院办公楼,科技法庭建设资金到位,设备调配基本完成。
未来一年的工作思路
“从严、从实”-- 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大对审判、执行等重点部位的教育、监督和查处力度,加强审务、警务、政务督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增强司法公信力。
“公正、公开”-- 审判、执行要有新进展.刑事审判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原则,打击刑事犯罪,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民事审判要从化解矛盾,保障“民生”出发,简化诉讼程序、加强诉讼指导、强化庭审功能、规范诉讼调解、明晰裁判理由和依据;行政审判要从优化行政司法环境出发,解决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执行工作要从维护裁判的权威性、严肃性出发,引入被执行人惩戒及信用评价机制,加大执行强制力和威慑力;立案、信访工作要从制度上切实保障群众立案、申诉的程序便利、渠道畅通。
“为民、便民”-- 服务措施要有新效果.完善审前、诉中、判后一体化的诉讼服务平台,强化对当事人导诉、风险提示、辩法析理和判后答疑,畅通危困救济的“绿色通道”。建立诉前调解、庭前速裁制度,财产保全由专人统一办理。坚持“巡回审判”,扩大简易程序适用,强调诉讼调解的“合法、自愿”原则。
“求实、求新”-- 司法改革要有新突破.按照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和尝试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及司法行政人员单独序列分类管理,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原则解决审判权运行中的行政化问题,让法官真正独立行使审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