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党建工作 新闻中心 公众开放日 新闻发布会 司法公开 法学园地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执行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北疆法韵 良法善治】孙吴法院:以“八思八问”破“双困”僵局,用司法温情绘就为民答卷

  发布时间:2025-10-16 13:58:35


   每一起案件,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当纠纷双方均陷入现实困境,如何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得平衡,不仅考验着司法智慧,更映照出为民初心。孙吴法院始终坚持以“八思八问”为指引,紧扣“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融入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近期,成功调解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便是孙吴法院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温情、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生动缩影。
案情简介:一场事故,两重困境
   这是一起令人揪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被告刚成年,是一名收入微薄的洗车工,父亲残疾,家庭享受低保,自幼由姑姑抚养长大。事故发生后,姑姑虽主动表示愿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但她从事楼道清扫工作,收入有限,既要维持生活,还要供儿子上大学,负担沉重。

 

   事故中,被告驾驶两轮电动自行车将年近70 岁的原告撞伤,导致原告身体受损,需要治疗与休养。而原告的家庭同样面临困境,原告女儿离异后独自抚养一名高三学生,生活压力巨大,原告的受伤无疑让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庭审现场,双方提及各自的困境时,都忍不住泪洒当场,一边是需要赔偿却无力承担的被告,一边是渴望获得赔偿却体谅对方难处的原告,“最佳方案” 成为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也成为摆在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

破题之道:以“八思八问”寻求“最佳方案”
   面对这起双方均陷入困境的案件,承办法官李林并未简单一判了之,而是以“八思八问”为指引,围绕案件处理方案展开层层思考:
   单纯裁判是否为最佳选择?若案件经司法鉴定,延长的时间对双方是否有利?若直接判被告承担全部赔偿,以其当前经济状况,判决恐难执行,原告权益无法真正落地,还可能加剧被告家庭困境、激化矛盾?
   带着这些思考,李林法官积极组织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引导彼此换位思考,并参照类案赔偿标准,帮助双方理性预估赔偿数额。经过多轮疏导,当事人情绪逐渐平复,最终达成调解方案:被告一次性支付2万元,之后每月支付2000元,至2027年11月止。该方案既保障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兼顾了被告的履行能力,实现了天理、国法、人情的融合。
实干前行:将司法正能量厚植于心、践之于行
   “一判了之,对法官或许轻松,但能否真正解开当事人的心结,让他们感受到司法温度?”李林法官的感慨,道出了孙吴法院的办案理念。近年来,孙吴法院始终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将“八思八问”贯穿办案全程,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

   同时,法院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综治中心”,联动公安、司法所等力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切实减轻群众诉累,让司法不仅有“力度”,更有 “温度”,真正把司法为民的初心落实到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传递出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的司法正能量。

责任编辑:刘文鹏    

文章出处:孙吴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