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秋收工作顺利开展,孙吴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聚焦林河村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现状,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通过采购涵管、组织施工等举措,积极开展秋收前农田路维修工作,为粮食丰产丰收筑牢基础。
林河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7400亩耕地多分布在坡地和河谷地带,主要种植玉米、大豆、亚麻等作物,秋收时节的运输和排涝一直是村民的心头病。“咱村的农田路修了有些年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特别是靠近河边的几块地,一到雨季就积水,涵管早就锈烂了,水排不出去,大豆根都泡烂了。”村党支部书记骆世凯介绍,去年秋收时,因10处涵管破损、2.5公里农田路坑洼,全村秋收进度比往年慢了近10天,部分地块甚至需要人工背运粮食,每亩成本增加了近百元。
针对这些问题,孙吴县人民法院第一时间召开了党组会议,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全力帮助林河村解决农田路问题。
孙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铁表示,“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任务。”要将农田路维修和涵管购置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积极解决道路积水、通行不畅等问题。
农田路维修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赶在秋收前完工,孙吴法院根据不同地块的排水量需求,采购钢筋混凝土涵管共20节。施工期间,驻村干部每天到现场盯进度、解难题,路边挖排水沟,新安装的涵管接口严密,雨水顺着管道顺畅排出,再也不见往日的泥泞积水。秋收时新修的农田路和涵管将迎来“实战检验”。
农田路维修工程的顺利完成,为林河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维修后的农田路平整宽阔,农机通行无阻,有效解决了以往“车陷泥、人受累”的问题。据测算,道路畅通后,每亩地的秋收运输成本可降低10元,全村预计节省成本近7.5万元。
“置涵管、修农路,看似是小事,却连着大民生。”孙吴法院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村民们纷纷表示:“法院把实事办到了咱心坎上,以后种地更有盼头了!”